“央行入场卖出国债”信号强 各路资本迅速应对长债投资风险
作者:小微 发表于:2024年06月01日 浏览量:60894

“央行入场卖出国债”信号强 各路资本迅速应对长债投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央行是否会买卖国债”颇受金融市场关注。

5月30日,央行主管媒体发文指出——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对央行买卖国债的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并非买入的好时机。相反,若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无风险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人民银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在多位债券投资机构人士看来,这暗示若大量资金流入债券市场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央行等相关部门很可能在必要时卖出国债,力挺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并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预期“匹配”。

“相比以往的口头提示,这次金融市场骤然意识到,央行直接入市卖出国债的几率正在上升。”一位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

受消息面影响,5月31日早盘,10年期国债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一度上涨约6个基点与4个基点,创下日内高点2.361%与2.608%。但是,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很快冲高回落,截至5月31日收盘时,它们收益率分别回落至2.332%与2.575%,较日内高点均回落约3个基点。

上述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负责人透露,在手工补息被叫停后,越来越多资金正流向理财市场寻求安全稳健的回报,无形间导致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加剧,令长期国债收益率更加易跌难涨。

长期国债收益率冲高回落

多位债券投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近期央行主管媒体第三次提醒长期国债投资风险。

4月23日,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媒体表示,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未来中国实际经济增速在较长时期仍将保持合理水平,近一年以来回升向好的趋势在不断巩固;一些机构投资者也认为,未来通胀有望从低位温和回升,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名义利率,本身会随着通胀水平回升而提高。这两方面对长期债券收益率都会形成支撑。

5月16日,在年内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前夕,央行主管媒体再度发文指出,市场人士分析,就近年市场正常运行情况而言,2.5%-3%可能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业内人士提示,市场投资者关注长期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坚持审慎理性的投资理念,防范投资行为过于短期化可能带来的损失。

如今,央行主管媒体第三次发文强调,若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无风险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人民银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相比前两次央行主管媒体侧重强调长期国债收益率理应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预期匹配,且2.5%-3%可能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此次发声直接暗示央行入市卖出国债的几率正在增加。”前述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这无疑对债券市场的触动更大。

记者注意到,5月31日早盘,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分别跳涨约6个基点与4个基点,日内涨幅远远超过以往两周。尤其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大涨约6个基点背后,是市场感受到相关部门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偏低的“不满”。

5月30日晚,央行主管媒体发文指出,4月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指标向好和总需求的恢复,市场对未来我国增长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对通胀筑底回升的预期也更为一致,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升至2.5%以上,但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还在2.3%左右。

一位农商行债券交易员直言,受此影响,他们在5月31日早盘迅速逢高减持了部分10年期国债,因为他们感受到相关部门似乎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加“偏离”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的合理区间,更容易引发央行入场卖出10年期国债。

但他承认,由于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延续,他们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2.36%左右(相应债券价格走低),又逢低回补了10年期国债头寸。

采取这种高抛低吸策略的,还有不少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

前述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指出,5月31日早盘,他们在逢高抛出部分30年期国债头寸,但等到3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6%附近时,他们也做了空头回补。

在他看来,在信用下沉策略获取超额回报难度加大,杠杆投资遭遇政策限制的情况下,要满足更多入场资金的安全稳健较高回报需求,他们只能继续加码拉长久期的投资策略,不断将新募资金逢低投向30年期国债。

这令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随之冲高回落。

多位债券投资业内人士直言,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央行直接入场卖出国债,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加大长期债券供给令债券市场供需关系趋于均衡。尤其在流入债券市场(寻求安全稳健回报)资金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只有长期债券供给加大,才能令长期债券收益率日益匹配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预期。

市场关注央行何时入场卖出国债

记者还了解到,在5月30日央行主管媒体发文后,央行何时入场卖出国债,俨然成为金融市场的一大热议话题。

前述债券投资型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目前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2.5%,基本处于相关部门认可的合理区间(2.5%-3%之间),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徘徊在2.3%附近,不排除央行可能很快入场卖出10年期国债。

光大证券固收分析师张旭指出,央行在公开市场的国债买卖,应定位于流动性调节工具,是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债券市场需求旺盛,长期利率品种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国债收益率曲线长端与短端间的期限利差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倘若央行择机在二级市场卖出国债,也是平衡供求关系的有效操作方式。

前述农商行债券交易员认为,央行何时入场卖出国债,可能取决于央行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优化需求。当前国债收益率曲线过于平坦,加之10年期国债与DR007、OMO利率之间的利差均处于历史偏低水平,都体现长期国债估值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需尽力保持正常的、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既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全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主管媒体连续三次提示长期国债投资风险的情况下,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对此日益重视。

一位大型资管机构债券配置部主管直言,长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5%下方,表明这类资产未必是完全安全的。尽管在手工补息被叫停后,大量资金流向固收类理财产品令债券市场资金日益宽裕,推动长期国债价格上涨预期持续走高,但是,这也触发了市场过度炒作与拥挤交易风险。若大量资金突然离开债券市场,就可能造成长期国债价格剧烈波动下跌,加剧了投资机构的投资亏损风险。

此前,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向媒体表示,投资者需要高度重视利率风险。对于交易型投资者,通过加大杠杆、拉长久期,在短期价格大幅上行中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但也容易加剧市场波动,需要承担价格大幅下行出现的损失。对于银行、保险等配置型投资者,如果将大量资金锁定在收益率过低的长久期债券资产上,若遇到负债端成本显著上升,则会面临收不抵支的被动局面。

这位大型资管机构债券配置部主管透露,面对潜在的长期国债投资风险加大,目前他们正加大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操作力度,尽可能降低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持仓的风险敞口。此外,他们也开始择机逢高抛售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获利了结。

“目前我们面临的债券资产配置最大挑战是,尽管我们深知长期国债价格偏高,但在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延续的情况下,从长期国债套现流出的资金仍然找不到其他优质债券资产配置。”他表示,目前他们也不得不对长期国债采取高抛低吸的交易策略,一面获取可观的交易性超额回报,一面也能及时减仓规避潜在的长期债券投资风险。